【新闻发布稿及图片】淮北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我市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一、活动主题:通报2020年我市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二、承办单位:淮北市应急管理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2020年12月21日下午3:00
四、活动地点:市应急管理局七楼视频会议室
五、主持人:市应急管理局政策法规科(新闻宣传科)科长邵雷
六、参加人员: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韩进波
七、发布会流程
(一)通报2020年我市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二)答记者问
发布会实录:
【市应急管理局政策法规科(新闻宣传科)科长邵雷】: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的发布会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我市2020年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下面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韩进波进行发布。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韩进波】: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前来参加的媒体记者朋友们。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2020年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我市辖区内共有煤矿 16对,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9对,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矿井2对,煤层自燃发火Ⅰ类矿井3对,矿区整体灾害程度重。2020年全年煤矿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截至目前已连续实现安全生产590天,创淮北辖区煤矿历史最好水平。
安全标准化情况:全市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目前达国家一级矿井10对,二级矿井6对,国家一级标准化达标率为63%。
煤矿产能情况:按照化解过剩产能计划,今年3月份关闭退出了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退出产能210万吨/年。目前,我市煤矿现有核定能力为2521万吨/年。
今年以来,围绕煤矿安全生产,我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安徽省“1+11+N”实施方案》(皖安〔2020〕2 号)下发后,市委书记黄晓武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市安委办牵头,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尽快制定我市行动方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印发《淮北市“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安委会成员单位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赴朱庄煤矿、恒源煤矿实地督导调研煤矿安全生产工作。12月11日,市政府专门召开市安委会,主要研究部署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淮北矿业、皖北煤电等煤矿生产企业要深刻吸取重庆、湖南等地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二)严格落实两个“清单”制度。我市按照国家、省关于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对照煤矿安全整治八大项32小项进行认真排查,建立两个“清单”推进制度。根据职责划分,定期将淮北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集团的两个“清单”上报至省能源局;刘东煤矿、界沟煤矿等地方煤矿两个“清单”汇总至市应急局。按照国家局对福建等省两个“清单”审查意见的要求,我市对照煤矿安全整治内容进行再排查,每月对问题和制度措施清单进行更新,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今年8月份以来,共排查问题29条,制定对应措施29条,已整改完成4条,其它问题正在积极整改落实中。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一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印发《淮北市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 2020 年淮北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煤矿完善风险管控制度,强化对瓦斯、水害、提升及供电等方面风险管控,定期组织深入排查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报告制度。特别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的通知》下发后,市安委办及时印发开展全市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通知,督促辖区煤矿进行自查自改。二是强化隐患问题整改。对所有执法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煤矿按“五定表”的形式上报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后期进行全覆盖复查,做到“检查—整改—复查”循环执法模式,实现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督导检查77次,检查督导企业16个,排查隐患349处,已整改310处,整改率89%,立案查处37起,罚款总额97.5万余元。三是强化煤矿安全评估。我市已连续三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请煤矿正高级工程师,煤炭院校、科研院所教授,开展煤矿安全评估工作。按照查大系统、控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的原则,对辖区内煤矿进行了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机电运输、标准化专项评估,并为煤矿在重大灾害治理上提出合理的实施方案。
(四)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引导各煤矿企业平衡基础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实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大力推行智能化开采,夯实煤矿安全基础,逐步提升各煤矿标准化水平。今年7月份新版标准化管理体系正式实施,为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动态达标,我市根据《关于印发推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年动态达标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要求,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对辖区内刘东、双龙、朱庄、石台、孙疃和界沟6对煤矿进行抽查,抽查效果良好,均达到原有等级,指出了各煤矿在新版标准化各个专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煤矿标准化水平持续动态达标并稳步提升。
(五)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机制。一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格按照国家、省相关工作部署,积极主动与安徽煤监局淮北分局和皖南分局开展各类联合执法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一通三防”检查、机电设备专项检查、标准化抽查,“雨季三防”检查、高温天气专项督查、安全体检、重点时段驻矿督查等联合执法检查21矿次。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与安徽煤监局淮北分局和皖南分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今年以来,与淮北分局共同召开监管监察汇报会,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与淮北分局、皖南分局共同召开了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通报会,通报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情况,协商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重大事项,分析煤矿灾害和重大风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工作通报机制。与淮北分局、皖南分局紧密联系,积极沟通,对各自检查发现的较大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做到信息互通,及时联络,共同处置,第一时间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各类紧急事件,最大程度减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今年淮南潘三煤矿发生冒顶事故后,我市与淮北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紧急通知》,共同督促煤矿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开展顶板专项检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市应急管理局政策法规科(新闻宣传科)科长邵雷】:下面我们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请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提问。
【记者】:我是淮北日报的记者,岁末年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时期,请问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韩进波】煤矿安全生产从“零”开始,向“零”奋进,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岁末年初,一直都是煤矿事故的多发期,易发期,我们针对这段关键时期一直到两会期间,主要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扎实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煤矿专项整治方案中,一共是八个要点,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优化煤矿产业结构(2022年全国大型煤矿的占比将达到70%以上),三是进一步抓牢安全基础工作,提高煤矿的装备升级(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四是进一步强化煤矿执法效能。煤矿专项整治方案是今后三年指导性文件,要求各煤矿务必要学深学透,严格按方案要求开展生产工作。
二、持续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全市16对煤矿中,一级标准化10对,二级标准化6对。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国有大中型煤矿都应该达到一级标准化要求,否则就有可能因相关政策变动被淘汰。新版标准化在今年的7月开始正式实施,对旧版标准化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升级,更加细化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的是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按照PDCA循环持续提升的模式运行,这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可以说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最有效的抓手。过去,在创建标准化过程中,有一些误读,认为标准化工作就是面子工程,就是形象工程,但这一次的标准化的修订,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的重视。要求各煤矿继续研究新版标准,认真领会,全面整改,努力实现全局都达一级,全市都达一级。
三、进一步强化职工教育培训,稳步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对煤矿企业现有员工的强化培训,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适应煤矿生产工艺的更新和先进设备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培训工作必须落实到位,不断创新培训方式,规范培训过程,真正实现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相结合,强化培训效果,切实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认知和操作技能,自觉杜绝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从源头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关键人的“不安全”因素。
四、持续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稳步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近几年来,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每年都召开煤矿专项科技应用、技术装备升级改造等会议,积极引导煤矿企业加大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装备的应用,逐步实现煤矿从机械化开始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要求各煤矿应加大装备改造、科技创新投入,结合煤矿具体生产情况,主动联合科研院所,通过开展科研攻关实现工艺革新、设备功能升级,有效解决现有生产模式制约安全高效的难点问题,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目前,在杨柳、袁一、孙疃和任楼等煤矿实现了智能化开采,界沟的智能化工作面也正在安装中。
总之,我局将积极和淮北煤监分局协作,积极作为,尽职尽责,共同做好煤矿监管监察工作,实现淮北矿区和谐稳定发展。谢谢大家!
【市应急管理局政策法规科(新闻宣传科)科长邵雷】: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